未确认融资费用开什么账?

03-15797阅读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融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企业进行融资活动时,可能会涉及到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处理,未确认融资费用应该开什么账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定义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指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计入当期损益,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1. 初始确认:在租赁期开始日,将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2. 分摊: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3. 期末调整:在租赁期期末,应当对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调整,将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调整为零,如果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为借方余额,应当将其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如果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为贷方余额,应当将其冲减“财务费用”科目,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税务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于未确认融资费用,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税务处理,即在租赁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当对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纳税调整,将其调整为实际发生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账务处理税务处理
初始确认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不进行税务处理
分摊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在租赁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期末调整将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调整为零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当对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纳税调整,将其调整为实际发生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企业在租赁业务中发生的一项重要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当将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在租赁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在进行税务处理时,应当在租赁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当对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纳税调整,将其调整为实际发生的费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北海财经原创文章,转载或++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