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融资租赁需要牌照吗?
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设备和资产的灵活方式,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对于许多人来说,融资租赁仍然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融资租赁的概念、运作模式以及在中国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所需的牌照。
什么是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并且承租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规定履行完全部义务后,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然不能确定的,租赁物件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
融资租赁的运作模式
融资租赁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直接租赁、售后回租和杠杆租赁三种基本类型。
直接租赁:直接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向供应商购买设备,并将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在这种模式下,承租人直接与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承担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责任。
售后回租:售后回租是指承租人将自有设备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再从出租人处租回该设备,这种模式通常用于融资目的,承租人可以通过出售设备获得资金,同时继续使用设备。
杠杆租赁:杠杆租赁是一种结合了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的复杂租赁模式,在杠杆租赁中,出租人只出资设备购置款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和贷款协议来获得资金。
在中国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所需的牌照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从事融资租赁业务需要获得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金融许可证》,即融资租赁牌照,融资租赁公司的设立和经营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包括注册资本、股东资质、业务范围、风险管理等方面。
融资租赁牌照的申请条件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银保监会规定的公司章程。
- 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发起人。
- 注册资本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 1 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货币。
- 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并且从业人员中具有金融或融资租赁工作经历 3 年以上的人员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 50%。
- 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 建立了与业务经营和监管要求相适应的信息科技架构,具有支撑业务经营的必要、安全且合规的信息系统,具备保障业务持续运营的技术与措施。
- 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设施。
- 银保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融资租赁牌照的申请流程
申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应由主要出资人作为申请人向拟设地银保监局提交申请,由银保监会受理、审查并决定,银保监会自受理之日起 4 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融资租赁牌照的优势
- 合法合规:持有融资租赁牌照意味着企业在法律框架内运营,遵守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这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了法律风险。
- 信用增强:融资租赁牌照是企业信誉和实力的象征,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信用度,这有助于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金融机构建立更可靠的合作关系。
- 多元化融资:持有融资租赁牌照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ABS 等方式进行多元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税收优惠:根据中国税法规定,融资租赁业务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持有融资租赁牌照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政策,降低税负。
- 市场准入:在一些特定领域,如金融租赁、飞机租赁等,持有融资租赁牌照是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这为企业拓展业务领域提供了机会。
- 专业化服务: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团队,持有融资租赁牌照的企业可以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在中国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企业需要获得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融资租赁牌照,申请融资租赁牌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持有融资租赁牌照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包括合法合规经营、增强信用度、多元化融资、税收优惠、市场准入和专业化服务等,对于有意进入融资租赁领域的企业来说,申请融资租赁牌照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 牌照类型 | 申请条件 | 申请流程 | 优势 |
|---|---|---|---|
| 金融租赁公司 |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银保监会规定的公司章程;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发起人;注册资本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 1 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货币;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并且从业人员中具有金融或融资租赁工作经历 3 年以上的人员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 50%;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与业务经营和监管要求相适应的信息科技架构,具有支撑业务经营的必要、安全且合规的信息系统,具备保障业务持续运营的技术与措施;有与业务经营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设施;银保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 由主要出资人作为申请人向拟设地银保监局提交申请,由银保监会受理、审查并决定,银保监会自受理之日起 4 个月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书面决定。 | 合法合规;信用增强;多元化融资;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专业化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