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企业融资的困境与出路
新三板,企业融资的“鸡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由于受到自身规模、信用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自 2015 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却陷入了融资困境,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新三板市场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于 2013 年正式运营,截至 2023 年 6 月,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已超过 7000 家,自 2015 年以来,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规模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2015 年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规模为 1343.59 亿元,而到了 2019 年,这一数字已降至 935.21 亿元。
新三板市场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 市场流动性不足: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投资者的退出渠道有限,导致企业的股权难以变现,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 投资者门槛较高:新三板市场对投资者的门槛较高,要求投资者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知识,这使得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无法参与其中,限制了市场的活跃度。
- 融资成本较高: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挂牌费用、信息披露费用等,这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 市场估值偏低:由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较差,投资者的退出渠道有限,导致企业的股权估值偏低,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规模。
解决新三板市场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 提高市场流动性: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交易制度,降低投资者门槛,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的市场退出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提高市场的吸引力。
- 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自 2015 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却陷入了融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门槛较高、融资成本较高、市场估值偏低等,为了解决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困境,需要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融资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北海财经原创文章,转载或++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