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是否限制非标融资?
资管新规对非标融资的影响
非标融资是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非标资产由来已久,是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非标融资的风险较高,且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金融风险,资管新规对非标融资进行了限制。
(一)非标融资的规模
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产品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非标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非标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解散日,非标债权类资产的期限不得超过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剩余期限,非标债权类资产的发行人或者原始权益人不得在本行(本公司)开立债券账户。
(二)非标融资的风险
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对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非标融资的监管
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地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职责,投资者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资管新规对非标融资进行了多方面的限制,包括限制非标融资的规模、风险和监管等,这些限制措施有助于降低非标融资的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