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融资顺序是什么

03-101365阅读

上市公司融资顺序是什么?

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这种融资顺序反映了不同融资方式在公司财务成本中的不同地位。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举债筹措资金,资金供给者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融资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短期性,债务融资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到期偿还。
  2. 可逆性,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
  3. 负担性,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需支付债务利息,从而形成企业的固定负担。
  4. 流通性,债券可以在流通市场上自由转让。

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既可以充实企业的营运资金,也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活动。

融资方式特点举例
内源融资自主性、低成本、抗风险留存收益、折旧
债务融资短期性、可逆性、负担性、流通性银行贷款、发行债券
股权融资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归还、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筹资风险小、增强公司信誉首次公开发行(IPO)、定向增发

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应该是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北海财经原创文章,转载或++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